首頁 » 早發性更年期

Table Tag: 早發性更年期

32歲就遇更年期報到?醫師提醒「這些女性」特別留意早更風險,一張表自我評估

32歲就遇更年期報到?醫師提醒「這些女性」特別留意早更風險,一張表自我評估

年輕女性往往認為更年期離自己很遠,但其實,女性年過35歲左右,雌激素便開始下降,而生活壓力、環境毒素、失調的作息也都可能影響卵巢功能及荷爾蒙分泌,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增加「早更」風險。

究竟什麼是「早更」?哪些人的風險較高?日常生活該如何保養?中山醫院婦產科醫師郭安妮及美國自然醫學協會健康管理師Maggie老師為妳解惑:

早更大概在幾歲發生?

台灣人平均在49、50歲左右進入更年期,如果40歲以前就出現卵巢早衰以及更年期症狀,就屬於早發性更年期,簡稱「早更」。

臨床上曾碰過一名年僅32歲的女性,亂經兩年,常常數月不來,最近少量來潮、只用護墊就夠。此外,男友反映她脾氣變得暴躁、拒絕與性行為,同時她在性行為時也出現撕裂感等,因此求醫。

一般來說,月經不規則的可能原因很多,像是壓力、作息混亂、子宮或卵巢有長東西,都可能影響生理期規律,因此要全面檢查才能確認。

內診發現,原本這個年紀女性的陰道應該有彈性、有皺褶如海綿,但是她的卻平滑、皮薄無彈性,一問之下,她最近也有發熱、皮膚發紅的熱潮紅現象。

進一步抽血檢驗雌激素(E2)、濾泡促進素(FSH)以及確認卵巢庫存量的抗穆勒氏賀爾蒙(AMH),判斷她的卵巢早衰、已提早進入更年期。

後續為她補充女性荷爾蒙,她的不適症狀才慢慢改善。

哪些人比較容易出現早更的問題?

事實上,早更跟遺傳有關,例如媽媽、姊姊的更年期來得比較早,妳的更年期可能也會比較早,這群人如有需要可檢查染色體是否異常。

在疾病方面,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倉、僵直性關節炎)發病時,免疫系統可能攻打自己的卵巢,使卵巢功能衰退。有些惡性腫瘤、以及化療放療的治療過程也會傷害卵巢。

值得注意的還有環境毒素、壓力、睡眠及作息失調,也會慢慢影響卵巢功能衰退。

早更症狀包括哪些?

提早報到的更年期症狀與一般更年期相同,民眾可以根據國民健康署提供的「更年期不適症狀評估表」初步自評,以下每項症狀從無感到嚴重給分0~3分,總分超過15分可能須找醫師進一步評估治療。

  1. 熱潮紅
  2. 頭昏眼花
  3. 頭痛
  4. 暴躁
  5. 情緒抑鬱
  6. 失落感覺
  7. 精神緊張
  8. 失眠
  9. 異常疲倦
  10. 背痛
  11. 關節痠痛
  12.  肌肉疼痛
  13.  面部毛愈來愈多
  14.  皮膚異常乾燥
  15. 性慾減低
  16. 性接受度降低
  17.  陰道乾澀
  18.  性交疼痛

日常生活如何保養?

.郭安妮醫師的保養之道:

運動、睡眠、飲食都要兼顧。運動方面,下班會從診所走回家,30~40分鐘的步行也是運動;有時接生嬰兒來不及準時下班,可能就跑步回家。

飲食上要均衡,每種食物要挑優質的吃,像是五穀雜糧、優質蛋白質、抗氧化食物,喝足夠的水。偶爾會吃甜食,但不能太甜。

.Maggie老師的保養之道:

身為健康管理師,我也會為自己制定運動、睡眠、飲食計畫,但運動333(每週至少運動3次、每次超過30分鐘、心跳達到每分鐘130下)有時工作一忙就很難做到;睡眠有時也不好控制,可能身體很累躺在床上卻無法入睡。

我發現自己最能控制就是飲食,我就開始著重吃的部分,包括:

  • 多吃原型食物(原型就是盡可能讓食物保留原貌的意思,泛指天然的食物),包括高纖蔬果、高纖穀類。此外,花椰菜、菠菜含有木酚素,黃豆芽含有香豆雌酚,這些都是植物性雌激素,對女性非常好。
  • 豆漿、山藥薏仁漿等含有大豆異黃酮,是早餐的好選擇。
  • 少吃外食、加工食品、微波食品。

婦宮包括卵巢跟子宮,是女人的第二顆心臟,不管幾歲,從青春期到更年期都要好好把它照顧好。

我平常有在吃芙婷寶,它來自國際cGMP藥廠也是以色列醫學研究藥廠,成分以木酚素跟香豆雌酚為主,對女性很好,有助養好婦宮。女性過35歲,雌激素就開始大量下降,加上環境毒素、飲食不均、工作壓力等,可能讓更年期提早報到,因此建議超前部署,35歲後就可以開始補充。

申請芙婷寶試用體驗,一起抽7-11千元禮券:https://bwhealth1.pse.is/4mlsqf

【延伸閱讀】
30歲後女性要注意!營養師:早發性更年期年輕化,預防早發性更年期,吃那些食物?
35歲後女性補充植物性雌激素,營養師:除大豆異黃酮外,另有兩種珍貴成分「香豆雌酚、木酚素」!

30歲後女性要注意! 營養師:早發性更年期年輕化, 預防早發性更年期,吃那些食物?

30歲後女性要注意!營養師:早發性更年期年輕化,預防早發性更年期,吃那些食物?

「失眠、憂鬱、易怒、盜汗、潮熱」等,有這些症狀要小心,可能是小心是早發性更年期來報到!早發性更年期是什麼?經期持續不規律,四十歲前發生,每月報到的好友,卻來越晚到,一個月一次經期,變成一季甚至變一年,小心是早發性更年期!

失眠難以入睡、情緒波動不穩定、容易憂鬱或發怒、盜汗、潮熱、覺得燥熱、體重增加、陰道乾燥等這些症狀,原本是40歲後的更年期症狀,卻在40歲前發生,小心,妳可能有早發性更年期的跡象!

何謂女性更年期

女性約在35歲之後,月經的週期會開始出現變化,月經量會減少或增多的現象,是因為雌激素分泌減少,女性卵巢開始老化,所開始出現的現象,45歲以後雌激素分泌更會急速下降,開始出現更年期症狀,雖然不是所有女性都有更年期症狀,但根據調查,國內約有48%的女性有更年期症狀,因此,女性更年期問題更應提前知道,並好好面對與預防。

更年期症狀:
失眠難以入睡、情緒波動不穩定、容易憂鬱或發怒、盜汗、潮熱、覺得燥熱、體重增加、陰道乾燥等症狀。

何謂早發性更年期

一般女性更年期,停經發生在45~55歲之間,而早發性更年期是指,女性在40歲以前停經,卵巢功能喪失無法恢復,近年來,提早在40歲以前停經,早發性更年期的比例約為1/100。 現代人每天從早忙到晚,高壓的生活型態,加上睡眠不足、減重過度、睡眠不足等等的不良習慣,容易導致生理失調,讓女性更年期提早報到,若是在40歲前,就有更年期症狀,屬於卵巢早衰者,容易出現「早發性更年期」,而卵巢早衰的患者,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的罹患風險較高,應及早檢查。

圖片來源:pixabay.com

更年期與早發性更年期的差異

更年期

一般女性更年期,停經發生在45~55歲之間,會開始出現更年期症狀,經期週期會來越長,最後完全沒有月經來潮,卵巢也不會在製造雌激素與黃體素,更期不適症狀直到完全停經的過渡期。

早發性更年期

女性在40歲前,開始出現更年期症狀,便稱為早發性更年期,出現長期情緒不穩、易怒、身體燥熱、關節不明疼痛等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是否為早發性更年期或是其他原因。

早發性更年期的風險

早發性更年期讓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的問題,提早找上門,更年期的發生是因為卵巢早衰,雌激素的減少,原本應該是正常更年期後的問題,卻提早找上門,包含心血管、泌尿問題、骨質疏鬆、代謝異常等等問題

早發性更年期發生的原因

  1. 生活習慣:高壓的生活型態,作息不正常、睡眠不足、減重過度、睡眠不足等等的不良習慣,使內分泌失調,若有抽菸習慣,香菸中的物質也會影響雌激素生成,導致提早進入更年期。
  2. 卵巢早衰:女性在40歲前,月經週期不規律,出現更年期的現象,也可能停經,這是因為卵巢的功能衰退雌激素減少。
  3. 卵巢或子宮問題:子宮肌瘤、囊腫或是卵巢癌發生時,女性可能會切除卵巢或子宮,雌激素不會再產生,或是治療過程使卵巢受損,都會導致停經發生。
  4. 染色體或家族病史:若女性部分染色體出現了問題,卵巢會無法生產健康的卵子,導致停經發生,若是家中女性都有提早進入更年期的問題,便可能是家族遺傳。

圖片來源:pixabay.com

預防早發性更年期的食物有那些

早發性更年期除了高壓的生活型態之外,日常飲食也有所影響,營養師建議預防早發性更年期可以從下面三點做起:

  1. 減少精緻澱粉的攝取:
    • 精緻澱粉是指經過加工去除麩皮、種皮的澱粉製成,像是白吐司、白麵、湯圓等等加工過的食品,多吃糙米、五穀米、黑米、燕麥、麥片、蕎麥麵、地瓜、南瓜等等,纖維含量高的食物。
  2. 多吃深海魚綠色葉菜:
    • 深海魚油具有抗發炎、抗氧化的作用,綠色葉菜類能降低身體的發炎指數。
  3. 豆類製品的補充:
    • 豆漿、豆腐、豆干等等豆類食物,用黃豆製品取代部分肉類來補充蛋白質來源,減少膽固醇的攝入。

【延伸閱讀】35歲後女性補充植物性雌激素,營養師:除大豆異黃酮外,另有兩種珍貴成分「香豆雌酚、木酚素」!

更年期雖為女性必經過程,但還是要注意卵巢功能,應定期安排檢查,若發現有提早更年期的問題,可能卵巢早衰的傾向,應及早就醫尋求治療方式。

【延伸閱讀】【2022最新】女性更年期症狀有什麼? 5款女性更年期保健食品推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