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後,症狀可持續超過 12 週,也就是所謂的長新冠。 但其症狀很多重,且對人的影響不同,影響許多不同的身體系統。

一. 什麼是長新冠?
長新冠(Long Covid)似乎與第一次感染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時的病情無關,因為大多數人可以隨著時間慢慢恢復健康,但仍有出現長新冠的症狀,而常見的長新冠症狀有以下:
- 極度疲倦、疲勞
- 記憶力和注意力問題(腦霧)
- 感覺噁心、腹瀉、胃痛、食慾不振
- 氣味或味道的變化
- 呼吸急促
- 胸痛或心悸
- 失眠
- 頭暈
- 關節痛,如坐針氈
- 抑鬱和焦慮
- 耳鳴、耳痛
- 高溫、咳嗽、頭痛、喉嚨痛
- 皮膚疹

二. 什麼是對抗長新冠的最佳飲食?
英國飲食協會(BDA)的長新冠建議,身體需要平衡且種類繁多的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能量、纖維和水分,才能發揮最佳作用恢復健康。
適當的飲食攝取有助於您的肌肉重建,維持免疫系統,具有這種平衡和多樣性的飲食包括地中海型飲食(被認為是一種抗發炎飲食)。
對抗長新冠的飲食建議一:
以馬鈴薯、麵包、白飯、義大利麵,或其他澱粉類碳水化合物為主,這些食物是很好的能量來源。全麥有豐富的纖維,且釋放能量的速度更慢,在與疲勞作戰時,可能會有所幫助。
對抗長新冠的飲食建議二:
每天的目標是至少吃5種水果和蔬菜,獲取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豆類、堅果和種子、魚、蛋和肉是蛋白質的良好來源。少吃紅肉,少吃,尤其是香腸、漢堡、培根等加工食品。
對抗長新冠的飲食建議三:
魚是低脂肪的,每週最好吃2次,尤其富含omega-3的鮭魚和沙丁魚等油性魚類。 omega-3 的植物來源,包括:堅果、種子、油類、大豆等。
對抗長新冠的飲食建議四:
牛奶、乳酪和優格是蛋白質和維生素的來源,也是鈣的重要來源,可以保持骨骼健康。
對抗長新冠的飲食建議五:
多喝水,尤其是水、牛奶或無糖飲料。果汁和奶昔也算在內,但每天限制在 150 毫升。
對抗長新冠的飲食建議六:
除了以上建議的食物,額外補充類似滴雞精的素雞精,協助飲食上補充的缺失,增強免疫力、恢復疲勞,且熱量低、零膽固醇的素雞精,草本萃取物,分子小腸胃較好吸收。

三. 對抗長新冠的其他專業建議
根據長庚醫訊43卷第8期,由林口長庚胸腔科主任林素民醫生的建議,對抗長新冠有以下幾點:
1. 了解自己的狀況
積極了解自己的狀況,是與新冠後症候群共處的第一步。如果在感染 4 週 以後仍持續有症狀發生,可視需要至醫療機構就診,由專業醫護人員做適當的醫學評估、診斷和治療。
2.自我壓力調適
鼓勵患者時常深呼吸、伸展身體,嘗試健康、營養均衡的飲食,按照自己身體的耐受力規律運動,保持充足睡眠,並且避免飲酒與抽菸,嘗試放鬆, 多與可信賴的家人及朋友聯繫。
3. 自我復健
世界衛生組織針對因新冠病毒感染住院的成年人,就常見的症狀,例如呼吸困難、心理健康、注意力不集中和記憶缺陷等,以及開始運動、恢復功能活動等,提供基本的復健訓練建議,有助於病人自我復健。
4. 適時接受醫療協助
需要時,至門診持續追蹤,並記下自己的心理狀態、身體症狀,尋求專業諮詢管道。
因此,對抗及舒緩長新冠,補充體力和飲食調整,加上素雞精營養品的輔助,希望大家都可以確診後逐漸恢復健康,養好體力,
參考資料:
https://www.bda.uk.com/resource/long-covid-and-diet.html
https://www.dayimate.com/products/4dessence-10
圖片來源:freepik